微声唱法的训练技巧及重要性!
2021-12-30
来自:
苏州悦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浏览次数:655
摘 要:本文针对一些学生在声乐练习上片面的追求和模仿,造成了喉咙发音挤、卡、撑等声乐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,引入了微声唱法这一概念,并从其重要性开始谈到了其训练方法,以达成一种平衡的、自如的、富有表现力的歌唱。
随着网络、电器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,音乐艺术,尤其声乐艺术的传播得以迅速发展。然而,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对声乐艺术的推动很大,但也出现了一些对声乐教学不利的因素。许多歌唱家演唱的作品是在现代化的录音棚里,精雕细刻,美化处理后而发行的。一些学生用他那主观的耳朵去片面追求和模仿录音带或CD上那种干净、明亮、饱满的声音,造成了喉咙挤、卡、撑等声乐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。为此,微声唱法的训练,在声乐教学中加以运用,难题迎刃而解。微声唱法是一种用气息控制又不失音乐表现力的轻机能歌唱法。它不是松弛懒散的弱声,也不是没有力量的的歌唱,而是包含着轻柔甜美的色彩,及正确发声方法的美感的声音。教学实践证明:优美的声音不是很大的音量,亮的声音;而低位置的、无正确气息支持的大声喊唱是错误的演唱方法。我们常说的头声,就可以用微声唱法训练方法轻松得以找到。头声是一种由假声带来帮助振动的高位置歌唱,它有深气息的支托,也就是“气沉于底,声贯于顶”的高位置轻声。通过微声唱法的训练,可以很快地找到头腔的共鸣。声乐教育家王福增教授在他的《声乐教学笔记》中,详细介绍了他对微声唱法的认识。他认为:“微声唱法是训练科学发声方法的基础。所谓微声,就是有呼吸支持、有正确的声音位置、良好的共鸣状态所发出的、能渐强渐弱而自己刚刚能听到的、极小的轻声。”这种唱法受到许多大歌唱家的推崇,在实际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效果。由于高位置发声,反映在发声器官里,频率高了,呼吸的气息量也会更多了。这样周围的披裂肌、甲状软骨、喉头软骨受到高频率的微振,充血及散发功能的周期也缩短了,有使肌肉松弛,减轻发声器官负担,使嗓音长久,发音省力、避免喉音、克服白声的功效。从审美的角度来看,可以使声音柔和甜美并富有美感,特别是在合唱当中,把微声扩大为轻声更能获得和谐优美的和声效果。从艺术角度看,微声训练可以为寻找高位置、扩展音域和统一音色,能正确地演绎声乐作品。而打下坚实的基础。从现实角度上看,利于大部分的学生能寻找的良好的歌唱状态,获得一技之长,为将来地就业创造条件。因此,进行微声唱法的训练意义重大。每个人都能发出轻而微弱的假声。但当人们用柔和的假声唱歌时,往往人的喉头部是自然向上移动的。如果能够随着音高的上升喉头往相反的方向向下移动,就会得到我们所要求的有呼吸支持的自己刚刚听到的轻而小的“微声”。这个“微声”是大声唱的基础,这种微声能自然放响,从假声过度到真声、大声。但柔和的声音也要有一个“亮心”,这个”亮心”就是放响后具有穿透力声音的核心和声音的个性。这个感人的“亮心”的产生,不是由于喉头缩紧挤卡造成的,恰恰相反,只有当喉头毫不紧张,歌唱者按照自己咽腔管道的长度,自如地调节高低,在气息的配合,产生出一种有核心、有色彩、有穿透力的声音。只有这种声音才是正确的歌唱的声音,才能充分地表达人们的感情.为此,要注意几个要求:这样,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:歌唱时用力阻气、用上劲的地方不是喉(声带)本身,而是咽腔(喉头的后面)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咽腔共鸣。将声音发到放大,再从放大的声音转唱小声,好像声音从口腔外面随着声音的渐弱进入口腔,往里往上绕过小舌头进入头腔。使声音变得又竖又亮,经过多次这样的反复体会就会发现,声音越小越接近得到正确的头腔相似的音感振动。要用内心听觉作为指导,使声音从已经集中的这个点向前、从鼻子面罩的方向推出去,这样就会得到正确的发声方法。要防止声音从口腔出去,成为喊叫的声音。用真声发一个有呼吸支持的、干净的啊“a”音,然后突然渐弱,等到这个声音渐渐变成一个优美、柔和的/J、声时,再上滑到高八度,继续渐弱到极弱(PP),随着声音的渐弱,会感到声音从口腔渐渐进入头腔,直到自己刚能听到一个象针尖大的亮音,这就是微声。这样连续做几次,直到确实体会到从胸到头都充满这个轻细、柔和的微声为止。基本练习(八度练习),从c半音上行一直练到小字三组的c。 (1)吸气停息,喉头向下,软腭放松,在真声的地方,在小字一组c上发一个“啊”立刻渐弱到小声。 (2)由小声上划到高八度的小字二组c上,继续渐弱至PPP,在头腔听到一个针尖大小的亮音。 (3)从小字二组c下滑到小宇一组c,还原为小声。这样连续做几次,直到确实感到这个小亮音为止。但要把握,要唱出比轻声、小声、假声、弱声还小的声音,仅仅使自己刚刚听到的声音,这才是微声。然后通过以下练声曲以及柔美的声乐作品的长期训练,把握其要点,巩固这种歌唱状态,就能掌握富有共鸣的美妙声音。微声唱法可以便学生从紧张的状态下松弛下来,使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。假如学生紧张的情绪不解除,要想学习上有所进步是难上加难。反之,可以使歌唱的气息、发声、共鸣、语言四个要素得以良好的配合,形成一种平衡的、自如的、富有表现力的歌唱,为自身声乐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