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唱中的“十六字箴言”,值得收藏!

2023-07-13  来自: 苏州悦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08
一、 “高、低”


01

“高”指的是唱歌时的“共鸣位置要高”


声音是从声带经气息的震动而发出的。由于声带很薄,长短只有几个毫米宽,它本身不可能发出很强的声音,经过“共鸣”把声音扩大,再通过口腔“唱”出来。“共鸣”主要是通过人体的“共鸣腔”,而人体的共鸣腔大都在头部口腔“软口盖”以上,(包括口腔、鼻咽腔和头腔),只有少部分是在口腔以下,如唱低音时用胸腔共鸣。

在我们唱低音的时候,会觉得胸腔和口腔在震动;当音域慢慢上移到达中音区时,就会觉得胸腔不再震动了,而口腔的上部和鼻咽腔在震动;当音域再继续向上移动,慢慢到达高音区,就会发现主要的共鸣区已经移到了头腔共鸣区。这种共鸣区的改变,会使我们的唱歌既省力,声音又明亮,有穿透力,传送得远。

02

“低”指的是“气息位置要低”


人的肺脏是由两个三角形的气囊构成,越往下部空间越大,气息的容量也越大,而且,它的下面紧紧贴着的是像倒扣的盆一样的“横膈膜”。横膈膜需要通过腹式呼吸及腰腹的力量进行控制,当肺的下部慢慢的吸入气息,就会把横膈膜逐渐向下压平,这时的感觉是腰部明显向四周膨胀起来。经过短时间的“调整”(也可以叫“保持”)后,利用人体的“控制力”,慢慢地再把气息“呼”出去。吸入的“气息位置要低”是每一个学习唱歌的人要掌握的重要的技巧和能力。

二、“松、通”

01

“松”就是要“放松”。


放松首先是“精神放松”和“思想放松”。唱歌容易紧张的地方是胸部,像堵住了一个东西;其次是喉部紧张,一唱起歌来脖子都涨硬起来,甚至血管都蹦起来了;再一个部位是口腔,舌头僵硬,嘴唇不灵活,连下巴都跟着僵硬起来了。全身放松,包括肩膀、脖子(喉咙)、下巴、口腔、舌头都放松下来。从腹部一直到达头腔,要像一条“管子”似的通畅无阻。当然腰腹力量是不能放松的,它保持紧张的“吸气状态”,一直把所吸入的气息全部用完为止,不能有丝毫的放松,这就叫做“保持”。

02

“通”就是“畅通的通道”。


是指从腹部到达头腔要保持是一条“畅通的通道”。

铜管乐器所以声音如此响亮,是由于它有一条圆圆的、长长的管子,人的这条通道也应该像铜管乐器的管子一样通畅无阻,使吸入的气息很顺利的通过管子进入喉胧震动声带,然后在进入共鸣区发出声音。气息通过的道“关卡”是胸部,这个关卡的放松并不困难,关卡在于“喉咙”,喉咙的“放松”主要是把下巴“放下来”,把舌头放平,软口盖提起来,喉结自然下沉。简单的讲就是要保持一种“打哈欠”的状态,尽量把喉咙“打开”,让气息自然的通过去,进入声带使之受到冲击而震动。



三、“扬、开”


01

扬眉吐气”和“神采飞扬”。


一个歌唱者时刻保持“扬眉吐气”和“神采飞扬”的精神状态。具有强烈的“自信心”。“扬”的反义词是“抑”,抑即压抑,唱歌怕的是面对听众信心不足,放不开。有人讲:“在舞台上,我就是zui好的,我就是zui棒的”。只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,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歌唱演员。

02

开朗的性格,开阔的胸怀,开放的眼界


“开”,就是作为一个歌唱者有开朗的性格,开阔的胸怀,开放的眼界,开创的思想境界。歌者的感情世界要十分丰富,懂得真正的爱和恨,并且善于通过自己的表演,充分展示出来。

“开”的另外一个含义是“打开”。唱歌首先是要张开嘴巴唱

对于张开嘴巴的“标准”是:

(1)两牙之间能容下二指。

(2)两个食指分别放在耳部的“啮合关节”上,张开嘴后,食指指尖可以进入其中。

(3)舌头放平,提高软口盖,放松地作“打哈欠”的状态。

另外,“开”是指张大眼睛(显得精神),在合唱时还要张开耳朵,倾听旁边歌手的声音,尽量与他(她)们融合在一起。

四、“竖、拢”

01

“竖”指把声音“竖”起来


发声通道“通”了,声音也就竖起来了。

“竖”的要领是:深的(低的)气息支撑点,畅通无阻的呼吸通道,放松的喉咙,张开的嘴巴和放平的舌头,打哈欠的姿态和充分利用与合理利用的共鸣腔。这样一条“竖”的通道才能产生“竖”的声音效果。而“横”的声音是“扁而白”,俗称“大白声”。记住,唱歌和说话是两个“概念”,是两个不同的“发声方法”。

02

“拢”就是指声音应该“收拢”


声音应该“收拢”,或者说要求“集中”,不要“分散”。

要做到“拢而不散”,首先是要有充分的(而不是充足的)气息支持,把声音送入鼻咽腔,然后再慢慢提高音域送入头腔产生共鸣。发出的声音尽量“向后倒”,形成一条“抛物线”。这条抛物线是摸不着也看不见的,只能凭感觉。最后感觉是从两个眉毛中间把声音发出去。


少儿声乐培训,少儿声乐考级培训,专业歌手,酒吧歌手,艺人培训,成人KTV,麦霸速成,艺考生考前培训,专业美声,民歌培训 ,少儿成人钢琴培训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苏州悦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秦汉网络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:苏ICP备19021737号-1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